国家珍贵古籍——元刻、明递修本《汉书》

如皋市图书馆藏有元大德九年(1305)太平路儒学刻明成化正德递修本《汉书》,线装,十册。框高22.5厘米,宽16厘米。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小字双行,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双边,双鱼尾。版心中间上方锓前汉书、卷次,下记页次。该部古籍品相精美,列为善本,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馆藏珍本丨元刻明递修本《汉书》2

《汉书》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由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班固历时二十余年编撰而成,开史家著断代史先河,其在文学、历史学领域的成就和意义无需赘言。本馆所藏之珍贵意义更多体现在其版本价值上。

一、刻书年代:本书元代刻版,明初期递修刷印。从历史文献价值来说,明清时期古籍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而时代较之更为久远的宋本、元本则更为珍贵,因其大多刻印精美,且传世甚少,可以说是稀世珍本。本馆所藏虽其后书版有少量明修之处,但也是明代初期刻印,版本价值仍然极高。

二、刻书机构:此书为官刻,且由元朝刻书中心之一的江浙行省所属儒学刊刻,刻书水平较高。元代的统治者,沿承了宋人的刻书理念,对于刻书、印书事业较为注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专门设有官刻机构,地方政府刻书中以各路儒学刻书和书院刻书最为著名。当时江浙行省的各路儒学也都刻书,其中印刷规模最大的便是在大德年间由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所属的九路儒学分刻的《十七史》,但实际上《宋书》至《周书》七种未刻,故也称元九路《十史》。九路儒学分别为宁国、徽州、饶州、太平等。如皋市图书馆所藏即其中太平路儒学刻《汉书》,校勘精审,为著名官刻本。

三、刻书风格:版式精美,展卷便有元人刻书气息。本书版式字大行宽、舒朗醒目,字体法度严谨、端庄秀丽,用墨用纸均较为考究。

馆藏珍本丨元刻明递修本《汉书》

此本卷端钤“汲古主人”朱文方印、“竹垞藏本”朱文方印、“姜氏所藏”白文方印、“周氏子孫保之”朱文方印。卷末钤“姜渭”朱文方印。  


注:

“竹垞藏本”: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清朝文学家、著名藏书家之一。

“汲古主人”:毛晋,原名凤苞,字子久。后改字子晋,号潜在,别号汲古主人。 常熟人。明末著名藏书家、出版家、刻书家、文学家、经学家。